【转】全球推介非遗展示:在这里读懂天津
2019-04-17

津云新闻讯:向全球推介天津,在非遗展示部分让大家看什么?现场,串糖堆儿、卖茶汤、抖空竹和私塾讲学等这些带有浓郁天津传统文化基因的泥人张彩塑作品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令外宾驻足欣赏,欢喜不已。

赵阳是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工艺美术师,他现场制作泥塑作品《事事如意》。天津泥人张彩塑自张明山先生创始流传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制作手法追求以形写神,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风骨。人物间气息流动,令人沉浸其中。用色敷彩,丽而不华、素而不旧。

桌上摆放的一尊孔子像格外显眼。“孔子是闻名于世的中国人的代表,用泥人张彩塑非遗技艺来表现这样一个被国际友人熟知的历史人物,我相信,无需赘言,大家都可以了解作品表达的意境。”赵阳说。

天津杨柳青画社年轻的水印传承人杜春燕和彩绘传承人王艳现场为外宾们展示套印和彩绘技艺。传统年画《连年有余》在套印中见雏形,在彩绘中得以丰富骨肉,灵动起来。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有400余年的历史,因产地而得名,制作工艺包括了木版套印与人工彩绘两部分,是中国保存古版最多的年画分支。年画在古代是民众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来自民间的“百科全书”之称。至今仍在被活态传承的技艺和年轻的传承人就说明了一切。

一幅动态的《潞河督运图》展示出天津历史上河海交汇形成的独特地理位置。人们依托河海的交汇,在运河畔繁衍生息,形成连绵不绝的文明。这样的地理位置在现当代文化交流中依然是天津的一个自然优势,也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借助全球推介天津的机会,非遗展示环节的构建,所有的项目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属性,人与物质、材料的属性都是有国际语言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文有这样的阐释,“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先民们用这样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物质资料以及自然属性的资料创造了很多巧夺天工的技艺和物质财富。至今,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感到荣耀,并且可以与国际对话。”(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摄影马成)